在网上,关于癌症征兆的文章屡见不鲜,我自己也时常会写此类内容,因为总有读者对此充满好奇。然而,在撰写时,我总是反复强调:切勿寄希望于通过所谓的征兆来早期发现癌症,这种做法极不可靠。对于适龄或高危人群而言,即便身体毫无异样,也应主动进行肿瘤筛查。一旦身体出现不适,且无法确定原因,最明智的选择是及时就医。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必要的体格检查,来安排进一步的检查。
以食管癌、胃癌和肠癌这类消化道恶性肿瘤为例,它们确实相对容易出现一些症状。但问题在于,消化道良性疾病同样众多,且由肿瘤引起的症状与良性疾病所引发的症状往往极为相似。若总是试图通过症状来自我诊断,恐怕会时常陷入对癌症的恐慌与焦虑之中。
如果你真的对食管癌、胃癌、肠癌等肿瘤忧心忡忡,与其整日焦虑,或是盲目对照所谓的征兆,不如直接采取行动进行筛查。其中,胃镜和肠镜是最为关键的检查手段。一旦通过这两项检查确认身体无恙,你至少可以在未来几年内不必为这几种肿瘤而担忧。
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因此放纵自己,胡吃海喝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依然至关重要,否则未来仍有可能遭遇这些肿瘤的威胁。同时,筛查也并非一劳永逸,过几年后还需再次进行。
如果在筛查过程中发现某些异常,如萎缩性胃炎,你绝对不能掉以轻心。应尽快寻求消化科医生的帮助,进行必要的治疗,并加强胃镜的监控与随访。
关于胃肠镜筛查的年龄和频率,以下是一些建议:
对于胃镜检查,一般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开始考虑进行。但如果你存在胃癌家族史、幽门螺杆菌感染、长期不良饮食习惯(如高盐饮食、腌制食品摄入、抽烟酗酒等)等高危因素,那么检查时间可适当提前至35岁甚至更早。至于检查频率,无症状且无高危因素的人群,若首次检查结果正常,可每5-10年检查一次;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,则建议每2-3年进行一次;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人群,应根据医生建议,可能需要每1-2年进行一次;而发现良性胃息肉并摘除的患者,在第二年复查结果无异常后,可2-3年后再进行复查。
对于肠镜检查,通常建议45-50岁开始进行首次检查。但如果你存在结直肠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,那么检查时间可提前至40岁甚至更早。至于检查频率,无症状且无高危因素的人群,若首次检查结果正常,可每5-10年检查一次;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,则应根据医生建议,可能每3-5年检查一次;而发现良性肠息肉并摘除的患者,在第二年复查结果无异常后,可每隔5-10年复查一次。
最后需要强调的是,以上建议仅基于一般情况而言。具体情况还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、家族病史以及医生的专业意见来确定。希望这些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