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高空中的云团大多是小冰晶,一般是温度高于0℃,则多余的水汽就液化成小水滴;如果温度低于0℃,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华为小冰晶,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,就成了我们常说的云彩的状态。
如果云团中水汽非常多,小水滴不断的碰撞形成大水滴,那么它们自身的重量就使得他们不能在空气中飘着了,于是便会形成雨滴降落下来,这就是降雨现象的原因,所以从水这种本质上来说,云是可以落到地上的;而且在下暴雨的时候,有些积雨云甚至在某些时刻是可以贴到地面上的。
地球上的水循环本就是一个成云化雨的过程,雨水降落到地面上,流到江河湖海里,以及被植物吸收后也会蒸发,然后又形成了云彩,再变成雨滴降落下来,这正是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。
那么云彩为什么都会高高的飘在天上呢?其实这正是水蒸气较轻,在空气中上升后遇冷的结果,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,这里的温度高,所容纳的水汽较多,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,温度就会逐渐降低,到了一定高度,空气中较低的温度就无法再容纳这么多的水汽,水汽就会达到饱和状态,就会变成小水珠或者小冰晶了,这个高度通常在1000到8000米之间。在形态上可以将云分成三类,分别是一大团的积云、一大片的层云和纤维状的卷云。
那有没有从一开始就贴近在地面上的云彩呢?实际上也是有的,那就是我们常见的雾了。雾属于低层云,大多形成于秋冬季节的晴朗夜晚或清晨,原因是当时地面的热量散失温度较低,而空气中的水汽也较多,当空气潮湿和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,水汽就会凝集成细小水珠,就形成了雾,它们悬浮在地面上方,通常的高度就是从地面往上50米左右,我们穿行于其中,由于水汽的阻挡,使得我们看周围的事物都很模糊,远方的事物更不容易看到,所以这个时候要注意交通出行的安全。
水是生命之源,云和雾都是水的一种表现形式,也都是地球生态环境中大气和水循环不可缺少的环节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